当前位置:学历考试>高考

问题:[文言文题]

《袁聿修,字叔德》阅读答案及翻译

(一)文言文阅读(19分)
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4~7题。
  袁聿修,字叔德,陈郡阳夏人。魏中书令翻之子也,出后叔父跃。七岁遭丧,居处礼度,有若成人。九岁,州辟主簿。性深沉有鉴识,清净寡欲,与物无竞,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。魏太昌中,释褐太保开府西阁祭酒。天保初,除太子庶子,以本官行博陵太守。数年,大有声绩,远近称之。除信州刺史,即其本乡也,时人荣之。
  为政清靖,不言而治,长吏以下,爰逮鳏寡孤幼,皆得其欢心。武平初,御史普出过诣诸州,梁、郑、兖、豫疆境连接,州之四面,悉有举劾,御史竟不到信州,其见知如此。及解代还京,民庶道俗,追别满道,或将酒脯,涕泣留连,竞欲远送。既盛暑,恐其劳弊,往往为之驻马,随举一酌,示领其意,辞谢令还。还京后,州民郑播宗等七百馀人请为立碑,敛缣布数百疋,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。府省为奏,敕报许之。寻除都官尚书,仍领本州中正,转兼吏部尚书。
  聿修少平和温润,素流之中,最有规检。以名家子历任清华,时望多相器待,许其风鉴。在郎署之日,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,同在一院,因成交友。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①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。
  在官廉谨,当时少匹。魏、齐世,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,聿修在尚书十年,未曾受升酒之馈。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,每于省中语戏,常呼聿修为清郎。大宁初,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,仍命考校官人得失。经历兖州,时邢邵为兖州刺史,别后,遣送白绸为信。聿修退绸不受,与邢书云:“今日仰过,有异常行,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,多言可畏,譬之防川,愿得此心,不贻厚责。”邢亦忻然领解,报书云:“一日之赠,率尔不思,老夫忽忽,意不及此,敬承来旨,吾无间②然。弟昔为清郎,今日复作清卿矣。”及在吏部,属政塞道丧,若违忤要势,即恐祸不旋踵,虽以清白自守,犹不免请谒之累。
  二年,出为熊州刺史。寻卒,年七十二。(节选自《北齐书•袁聿修列传》)
  注:①戢:此处指深藏在心里。②间(jiàn):空隙。此处指寻其间隙而非议之。
  4、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,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)
  A.彦深后被沙汰停秩/门生藜藿/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/彦深任用/铭戢甚深/虽人才无愧/盖亦由其接引。
  B.彦深后被沙汰停秩/门生藜藿/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/任用铭戢甚深/虽人才无愧/盖亦由其接引。
  C.彦深后被沙汰/停秩门生/藜藿聿修/犹以故情存问/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/虽人才/无愧盖亦由其接引。
  D.彦深后被沙汰/停秩门生藜藿/聿修犹以故情存问/来往彦深/任用铭戢甚深/虽人/才无愧/盖亦由其接引。
  5、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 )
  A.“辟”先指君主招来,授予官职,后来把官府征召授予官职也称“辟”。
  B.“释褐”指脱去平民衣服,喻始任官职。也指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,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,及第授官。
  C.敕: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,皆称敕。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。
  D.刺史,又称刺使,其原来职责是巡行监察郡县。后来地方的军政长官都称刺史。
  6、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( )
  A.袁聿修性格深沉而有见识,清净寡欲,与人无争,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。任博陵太守期间,大有政绩,声誉颇佳,得到远近百姓的称赞。
  B.袁聿修他为政清静。在信州的周围,御史都检举揭发出官员的不法行为,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来,足见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。
  C.信州百姓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求为袁聿修立碑,托中书侍郎李德林来撰写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德,有关部门为此上奏,皇帝下诏同意。
  D.袁聿修在尚书省十年,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。尚书邢邵派人送去白绸,袁聿修没有受礼。邢邵因此称之为清郎清卿。
  7、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10分)
  (1)时望多相器待,许其风鉴。(5分)
  (2)及在吏部,属政塞道丧,若违忤要势,即恐祸不旋踵,虽以清白自守,犹不免请谒之累。(5分)

参考答案: 4、A
  5、D
  6、D
  7、当时名士多很赏识他,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。
  到袁聿修在吏部,正赶上国政衰败,道德沦丧,如果违背权要之臣,恐怕立刻就会引来杀身之祸,袁聿修虽然自己仍严守清白,但还是不能摆脱请谒的烦劳。

  参考解析

暂无解析!

微信端